【墨脫公路全線開通】 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縣正式通車

2013-10-31 瀏覽:833次

中新網墨脫10月31日電 (趙延)31日上午,墨脫公路通車儀式在西藏林芝地區(qū)波密至墨脫縣80公里處舉行,宣告中國最后一個未通公路的縣正式通車。

據介紹,墨脫公路起點位于波密縣扎木鎮(zhèn),終點為墨脫縣蓮花廣場,因此這條公路也被稱為扎墨公路,它是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的,先后跨越波斗藏布江、金珠藏布江、西莫河等6條江河,經嘎隆寺,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,經米日和馬迪村到達墨脫縣城蓮花廣場,全長117.278公里,共縮短里程24公里,現路線比原翻嘎隆拉山縮短里程約22公里,通過截彎取直和局部改線縮短里程2公里。

來自墨脫縣的達瓦是一名年輕的貨車司機,他告訴記者,扎墨公路未通以前,他從未走出過墨脫,直至他15歲的時候才跟隨馬幫第一次走了出去。"那時候路很難走,一般走路出去至少也需要7到8天左右,而且處處都是危險,一不小心就會斷送性命。"達瓦說。

如今,扎墨公路順利通車,這讓達瓦看到了希望,"現在路好走了,所以我也干起了運輸,這和以前相比,大大節(jié)約了我們在路上的時間,運費多了,我們的收入也就多了。"

墨脫縣交通局局長李偉表示,修路期間,為順利開展墨脫縣責任路段保通工作,該縣專門成立2個保通分隊,配備3臺保通機械、2臺巡路車、多名保通人員。因該條公路新開挖不久,雨季期間,泥石流、滑坡等地質病害頻頻發(fā)生,人員和機械在路上搶通和養(yǎng)護時間占全年的2/3以上,經常是風餐露宿,險情不斷,隨時有斷送生命的危險。但是,為了墨脫縣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,物資運輸、儲備正常安全開展,該縣圓滿完成了這5年的墨脫公路保通養(yǎng)護工作,該縣管養(yǎng)路段基本實現了安全、暢通。

通車儀式上,漢、藏、門巴、珞巴等干部群眾、項目參與者身著屆節(jié)日盛裝,前來見證這一歷史時刻。11時30分許,西藏自治區(qū)主席洛桑江村宣布:西藏墨脫公路正式通車。

墨脫公路被稱為“真正的天路”

墨脫公路建設歷史跨越近半個世紀,期間歷經5次修建,卻屢遭雪崩、泥石流這樣的飛來橫禍。因其“最美”與“最險”,墨脫公路被稱為“真正的天路”。

除了火山,墨脫境內遍布“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、地震、雪崩、冰川、水毀等20多種地質災害”。

墨脫縣的東北西三面被喜馬拉雅山脈阻隔,被稱為“高原孤島”。 歷史上修過幾次路,均因地質條件惡劣而屢修屢毀。是我國2100多個行政建制縣中唯一不通公路的縣。

2001年,中交二公院派出一支26人勘測隊,在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徒步34天,勘探440公里。墨脫公路項目的負責人何先志說,“墨脫的地質資料幾乎是空白,二公院用了6年時間,完成實地勘察,建立了公路沿線所有地質災害發(fā)生地、地質險情資料,摸清脾性”。

墨脫公路全線,南北高差達2000~3000米。北段是喜馬拉雅高山寒帶,南段是雅魯藏布熱帶雨林,幾個小時,就跨越了“四季”。

何先志記得,有一次,早上3時就起來翻越嘎隆拉山脈,趕在太陽曬軟冰雪之前翻過山峰,減少雪崩的危險。“走了7個小時,雪齊腰深,11點才走出冰川險地。”

為了避免隧道的出口避開雪崩頻發(fā)之地,設計人員甚至要趟冰湖,“腿都失去了知覺”。

在墨脫公路設計中,二公院首次在國內公路行業(yè)中利用衛(wèi)星影像測繪地形和地質判釋。墨脫1100公里路段,每一個地質災害易發(fā)點,每一種地質災害的應對方式,全部是設計者一步步用腳走,“理論加實地驗證”做出的公路設計。

據悉,墨脫公路的選址一共8條線。二公院將8條線篩選至3條,最后又優(yōu)化至1條。其中最有可能的3條線路都進行了徒步實地考察。